新农领头人

  • 新农领头人吴勤飞:一生奉献给西瓜育种事业,成功培育18个享誉长三角的新品种西瓜,成功复原马铃瓜这一经典品种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名叫吴勤飞的“民间育种人”,他用43年的光阴,在瓜田里书写了一段关于坚持、创新和希望的故事。吴勤飞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西瓜育种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成功培育了18个享誉长三角的新品种西瓜,更推动了一个产业的振兴,并且重新定义了人们对甜美味觉的记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吴勤飞深知种子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尽管高端科研设备缺乏,但他凭借一腔热血和坚定信念,在简陋的环境中开始了自己独特的育种之路。在他创办的平湖市天露西瓜研究所里,没有昂贵的仪器,只有一片土地、一个大棚以及他对西瓜深深的热爱。

    坚持与突破:从挫折到辉煌

    1982年,吴勤飞从嘉兴农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平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那时,国内种植的西瓜品种多为进口,而平湖却有着悠久的西瓜种植历史。面对这样的现状,年轻的吴勤飞立志要让平湖再次成为西瓜界的翘楚。然而,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1988年,在一次重要的育种实验中,原本寄予厚望的平87-15号因枯萎病全部死亡。但吴勤飞并未因此气馁,反而选择了继续前进,最终发现了表现优异的平87-14号,这一品种成为了平湖历史上销量最好的品种之一。

    逆境中的重生

    2004年,由于企事业单位改制,吴勤飞的工作遭遇重大变故。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选择成为一名“民间育种人”。他在当湖街道长胜村租下了一块地,搭起了毛竹大棚,继续着未完成的梦想。即使面临资金紧张和个人生活的挑战,他也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为了维持生计并支持育种事业,他甚至利用自己的英语技能兼职翻译,赚取微薄收入来支撑研究工作。

    春暖花开:梦想照进现实

    经过多年的努力,吴勤飞终于迎来了转机。2013年,“平湖市天露西瓜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平湖天露”商标注册成功。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复原了马铃瓜这一曾经失落的经典品种,并通过不断的改良选育,推出了马铃1号、马铃2号等新品种。这些成果不仅让平湖西瓜声名大噪,还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瓜农的收益。

    双向奔赴:共筑西瓜振兴梦

    随着《平湖西瓜振兴计划五年行动方案》的出台,吴勤飞和他的团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他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本地西瓜产业的发展,还将优良品种推广到了新疆沙雅县等地,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如今,吴勤飞被誉为“西瓜魔术师”,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出各种类型的优质西瓜,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吴勤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甜蜜果实。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奋斗史的缩影,更是无数追梦者前行路上的灯塔。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

  • 新农领头人史晨松:让农庄既有乡土味更有潮流范,造就出一个文艺气息与乡村韵味相融合的“小世界”

    在2025年的春天,随着温暖的阳光洒遍大地,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故事正在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大齐塘村悄然上演。故事的主角是史晨松,一位敢于追梦、勇于实践的“00后”青年。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与奋斗的历程,更是一幅展现新时代农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敢闯敢干,梦想起航

    2021年,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校园里摸索自己的未来时,史晨松已经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两年多的“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学习,并成功加入海军成为一名战士。这段经历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决心。退役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的城市,而是带着满腔的热情回到了故乡——新埭镇大齐塘村,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创业之旅。

    从水产养殖到综合性农庄

    史晨松的家庭有着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他深知这片土地蕴含着无限潜力。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将家中的2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改造成一个集野炊烧烤、垂钓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鳗鲡湾农庄。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更是对乡村生活的新诠释。

    自开业以来,鳗鲡湾农庄迅速成为了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游客们的热门去处。周末期间,这里常常座无虚席,人们在这里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体验钓鱼的乐趣或是参与各类户外活动。史晨松亲自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无论是制作美味的农家菜,还是为客人提供周到的服务,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创新模式,引领潮流

    不同于传统的农家乐,鳗鲡湾农庄融合了现代潮流元素与浓厚的乡土风情。走进农庄,映入眼帘的是原木风格的桌椅、老式的柴火灶以及拥有巨大屏幕的户外影院,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既具文艺气息又不失乡村韵味的独特空间。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与原生态,史晨松还在农庄旁养起了鸡鸭鹅,种上了小青菜。

    此外,农庄西边的大片水域被巧妙地划分为休闲区和竞赛塘等多个区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就在不久之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鲤鱼正钓比赛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垂钓爱好者齐聚一堂,共享这场水上盛宴。

    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对于史晨松而言,鳗鲡湾农庄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他对家乡深深的爱与回馈。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正如新埭镇大齐塘村党委书记黄伟所说:“鳗鲡湾农庄的创新模式吸引了不少流量,提升了我们村的知名度。”

    史晨松的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而这些年轻人的到来,无疑为古老的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青春与乡村实现了真正的“双向奔赴”,共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赞歌。

  •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 WordPress。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写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