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南闸村,有一位90后的党总支书记陈晨。他不仅是一位扎根基层的村干部,更是一个活跃于直播间的新农人。陈晨通过直播的方式,将农村的莲藕、茨菇和生态大米等特产推向了全国市场,成为“网红俏货”,用流量为村民们叩开了增收的大门。
各位观众朋友们,我现在就在安宜镇南闸村的直播现场,大家可以看到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还有新鲜出炉的鸡鸭鹅蛋。这些可都是老乡们的心头宝,而这位正在直播间侃侃而谈的书记,九个月前还是个直播小白,现在却已经拥有近万名粉丝。
村民的支持与信任
一大早,85岁的村民许大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村委会,送来了100多个“热气腾腾”的土鸡蛋。对于许大爷来说,虽然他对直播带货这个概念不太熟悉,但他知道村里可以代销鸡蛋,省去了东奔西跑的麻烦,这让许大爷感到十分满意。
转变与突破
南闸村占地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2702亩,耕地面积2884亩。过去,由于销售渠道有限,村民们常常面临“好货卖不出好价”的困境。陈晨和他的同事们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尝试直播带货,单是黑菜一个品种就销售了3万斤。慈姑、藕制品等宝应特色产品通过互联网直接推向全国市场,直播间一度冲到了生鲜带货榜第16名,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2万元。
持续发展与共赢
陈晨表示:“去年下半年,我和村两委的同事尝试以电商直播为突破口。半年时间里,我们帮助本地农户和农业企业线上销售农产品达22万元,这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增加了农业企业的销售额。”
不仅如此,南闸村的直播活动还让在外工作生活的宝应人能通过直播间了解家乡的变化,品尝家乡的味道,聆听家乡的声音。陈晨坚信,乡村振兴必须让技术接地气,让服务有温度。
面对挑战
回忆起刚开始做直播时的情景,陈晨感慨万千:“记得我们刚刚开始直播的时候,上小黄车用了四个多小时,甚至遇到了双十一期间直播间没有人的尴尬局面。白天忙工作,晚上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剪辑、文案策划,寻找适合我们直播间的产品。虽然一路走来非常艰辛,但看到农村爷爷奶奶们卖出农产品换来的笑脸,内心依然非常高兴。”
未来展望
陈晨说:“下一步,我们将文旅与电商深度融合,挖掘乡村非遗、民俗故事,从卖产品向卖品牌、卖体验升级。春天赏樱花踏青,夏天钓鱼摸虾,秋天打碧根果,冬天做豆腐。通过这些活动把人流引入到农村来,让我们的孩子也能体验我们小时候的乐趣。”
从田间地头的铁脚板到手机屏幕里的新农活,直播间里的新农人们不仅用流量打通了农产品的出村之路,更重构了城乡情感连接的方式。或许乡村振兴的真正密码,就藏在那些既懂代码又懂稻穗的新农人手中。这样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索和发展,共同书写新时代下的乡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