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皖北大地迎来了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一片广袤田野上,徐旭东正站在他那千亩良田之中,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作为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徐旭东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令人兴奋的八个月。这片土地不仅孕育着希望,更承载着他儿时的梦想与家族的荣耀。
梦想的种子
徐旭东的故事始于一个充满田园诗意的家庭。他的爷爷徐淙祥,是全国闻名的种粮能手,凭借科学种粮屡创小麦、玉米、大豆的单产纪录。从小耳濡目染的徐旭东,在爷爷的影响下,心中悄然种下了“兴农梦”的种子。尽管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建筑学,但每逢假期跟随爷爷和父亲做农田试验的经历,让这份梦想逐渐生根发芽。在大学期间,他利用假期时间参与了新品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的试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新时代的农人
大学毕业后,徐旭东没有选择留在繁华的城市,而是毅然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接过爷爷和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面对农业领域的种种挑战,他并未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致力于推动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清晨4点多就要起床去地里工作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他却乐在其中,因为每一份努力都让他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科技助力农业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创新,采用北斗导航加精量播种技术,精准控制播种行距、株距;使用固定式水肥一体化智慧喷灌系统,通过手机就能轻松管理田间作业;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的同时提高了作物产量。这一切努力,使得徐旭东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合作社也因此被授予“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2019年,他们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阜航麦1号”,更是创造了亩产811.29公斤的奇迹。
克服重重困难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种植“皖豆61”这一新型品种时,由于初期发芽率低,徐旭东一度担心实验失败。但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克服了困难,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收成。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辛勤付出的最佳回报。正如他所说,“农业上防大于治,农业智能化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并且能针对性地进行及早防控。”
带动乡亲致富
徐旭东深知,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因此,他联合爷爷共同发起成立了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旨在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目前,协会已覆盖耕地约20万亩,带动小农户3万户,成为了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农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每年接待和培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帮助更多的人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
展望未来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徐旭东立志不仅要种好粮,还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他说:“要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节拍,真真正正做实事,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他看来,农业不仅是谋生之道,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舞台。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现代农业的大军中来,徐旭东相信,未来的中国农业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这就是徐旭东的故事——一位勇敢追梦的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家乡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机遇。在未来,徐旭东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